《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报》  

第01版:第01版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代表团到院考察交流

摘要: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代表团到院考察交流   本报讯 8月17日下午,来自21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的82位官员莅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进行考察交流。院领导张华荣、黄俊兴、王知桂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会上,张华荣院长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各位外宾介绍了学院办学基本情况以及教育国际化现状。他表示,在当前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福建省委省政府大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大背景下,此次考察交流活动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提升学院教育国际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他指出,学院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开展国际化教育,致力于拓展办学渠道,近年来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白俄罗斯等国进行师生互访和互换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本次交流活动也为学院今后继续扩大对外教育和文化交流,确立了良好的基础。他希望,未来能够与“一带一路”沿线更多的国家在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共同建设研究智库等方面进行务实合作,携手并进,实现共赢。  随后,外宾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来访人员及本国人力资源开发情况,并对有机会来院考察交流表示感谢。在交流过程中,与会人员就国际化办学有关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学院师生党员志愿者赴革命老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摘要:学院师生党员志愿者赴革命老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学院各系学院各系党组织开展“丰富新思想”主题纪念活动。7月1日,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的20余名师生党员志愿者赴革命老区邵武金坑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者们先后前往参观了红军桥、红军指挥所、弹孔墙、红军标语楼和成片的明清古民居,并结合专业知识为当地发掘红色文化出谋划策。  此外,协和学院与金坑乡校地共建的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暨红色文化基地也在金坑正式落地。作为学习、研究和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将密切配合金坑村开发“红色文化”,突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共同把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发扬光大。

学院召开迎接省委教育工委公共领域宣传载体专项督查工作部署会

摘要:学院召开迎接省委教育工委公共领域宣传载体专项督查工作部署会   本报讯 8 月 27 日下午,学院迎接省委教育工委公共宣传载体专项督查工作部署会在学院第一会议室召开。院长张华荣,各职能部门、系(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院党委党务工作部负责人通报了8月份以来全校各单位公共宣传载体建设自查自纠和学校检查情况,指出了部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做好迎接上级部门专项督查进行了工作部署。  会上,张华荣院长指出,公共领域宣传载体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区域,加强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在公共领域宣传载体建设和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上下功夫,必须守好主阵地,唱好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更好地服务学院发展、服务师生员工。张院长要求学院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有力的措施,从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问责、注重建章立制四个方面落实好公共领域宣传载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牢牢把握宣传阵地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同时希望各单位将本次迎检准备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立行立改,也要举一反三,建立公共领域宣传载体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  会上还成立了学院党委公共领域宣传载体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张华荣、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任组长,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任副组长,院办公室、党务工作部、学生事务部、校区管理办公室(安全事务部)、院团委负责人、各系(学院)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会议要求,要持续深入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开展自查、互查、巡查,确保各类载体宣传导向正确、内容健康、表述无误。

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一行出访白俄罗斯波列斯克国立大学

摘要: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一行出访白俄罗斯波列斯克国立大学   本报讯 应白俄罗斯波列斯克国立大学邀请,学院党委黄俊兴常务副书记带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员于8月11日至13日期间对该校进行了访问交流。  出访期间,黄俊兴常务副书记一行看望了今年暑期赴白俄罗斯波列斯克国立大学交流学习的学院师生,并与该校Novik An-drey副校长等进行了会谈。会谈中,双方一致对前期合作事项的有效推进表示肯定,同时就下一阶段联合开展项目申报、艺术交流、学分互认等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共识。在该校暑期交流项目学生结业仪式上,黄俊兴常务副书记代表学院出席并致辞。他希望两校进一步健全交流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实现双方共赢。  本次出访活动正值中白两国实施互免签证之际,进一步深化了学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高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出访,不仅巩固了两校之间的合作成果,还为拓宽今后合作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建省高校红色文化创新创业邀请赛启动

摘要:福建省高校红色文化创新创业邀请赛启动   本报讯 7月1日,由邵武市金坑乡人民政府、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主办,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承办的“金坑杯”红色文化创新创业邀请赛在金坑乡启动。  仪式上,中共邵武市市委常委、人武部部长王家根表示,金坑乡是福建省革命老根据地基点乡之一,拥有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希望借本次大赛吸引高校智力资源,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打造金坑红色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表示,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比赛中深刻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接受革命历史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同时,通过比赛,帮助当地政府充分挖掘金坑乡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文化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将社会价值、商业价值融为一体,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老区振兴。

学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大会

摘要:学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大会   本报讯 8月31日下午,学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大会在学术报告厅召开。院领导张华荣、黄俊兴、陈晓斌、王进安,校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院教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上,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代表学院党委做动员部署讲话。黄副书记指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他要求全院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福建师范大学党委的部署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措施,抓紧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为学院事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一要从政治上把握,坚决扛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政治责任。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严格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对表对标自查,逐条逐项查缺补漏、整改提升。二要从能力上提升,精准治理校园及周边涉黑涉恶涉乱问题。要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加强与地方综治、公安等部门联动,深化安全综合治理,进一步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三要从领导上加强,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宣传发动,强化督促检查,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综治安全年度目标考核和新一轮“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黄俊兴常务副书记讲话精神,全力抓好学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领导抓落实,二要强化目标抓落实,三要强化联动抓落实。

福建师范大学领导莅院检查校园安全工作

摘要:福建师范大学领导莅院检查校园安全工作   本报讯 10日,福建师范大学领导王长平、黄清波、涂荣带领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院领导张华荣、王知桂、张鹏程及院内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下检查指导第8号超强台风“玛莉亚”的防御工作。  张华荣院长向校领导一行汇报了学院防御台风“玛莉亚”的工作举措和落实情况。涂荣副校长通报了本次台风的相关特点,并对学院师生管理、值班值守、物资配备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检查结束后,院领导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院内相关单位按照学校和学院的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各项防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7月3日,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副院长张鹏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院实验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网络中心、公寓监控中心、学生公寓、创业园进行安全检查。

张华荣教授入选省特殊支持 “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摘要:张华荣教授入选省特殊支持 “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本报讯 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第三批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人选。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华荣教授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张华荣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和文化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系中国 《资本论》 研究会理事、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福建省 《资本论》 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社会科学咨询专家等。他先后被评为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管理先进个人、福建省“师德标兵”、福建省“百千万工程”人选“福建省优秀教师”和福建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学院教师获批14个省级教学科研立项

摘要:学院教师获批14个省级教学科研立项   ■通讯员 陈嘉妮 李东海 本报讯7月-8月,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立项评审结果陆续公布,院教师共获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13项。其中,外语系教师陈征主持的“当代美国本土裔作家文学归家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2003)获得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在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布的2018年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中,文化产业系伍明春教授负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重大教改项目立项。管理学系鄢奋教授负责的《协同创新培育应用型本科“三创型”人才的路径探》、外语系林萍老师负责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系朱秀娥老师负责的《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新工科应用型通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获一般教改项目立项。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7年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立项名单,学院鄢奋教授负责的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获重大项目立项,韦樟清教授负责的项目《供给侧改革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持续发展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  此外,国际商学系韦樟清教授负责的《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创新创业》获批2018年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项目,信息技术系卢宇教授负责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获批该项目培育建设项目。  管理学系陈言国副教授和文化产业系黄秀莲副教授2位老师入选2018年度“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信息技术系黄艺坤、经济与法学系徐慧华和文化产业系符文征3位老师入选2018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外语系杨晖老师《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的日语专业阅读类教材研究》和陈征老师《基于SPOC创新型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探析》两个项目均获得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立项重点课题立项。

学子在第四届福建省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一金三铜

摘要:学子在第四届福建省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一金三铜   本报讯 8 月 28 日,“网龙杯”第四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落下帷幕。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4个团队在75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一金三铜。  其中,外语系学子林圣煌团队的参赛项目“热狗煌·轻时尚餐饮连锁品牌”荣获就业型创业组金奖;国际商学系校友吴华清团队的参赛项目“小浯塘古法酱油”获得主赛道初创组铜奖;管理学系校友庄煜团队的参赛项目“一然传媒”获得主赛道成长组铜奖;信息技术系学子张也雯团队的参赛项目“优南山”获得青年筑梦之旅赛道铜奖。  此外,学院还获得本次大赛“优秀组织奖”,学院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吴昌盛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学院学生记者站荣膺2017年度全国百强学生社团

摘要:学院学生记者站荣膺2017年度全国百强学生社团   本报讯 8月30日出版的 《中国青年报》 四版公布“寻找全国百强学生社团”活动入选名单公布。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在全国近400所高校的2500多个社团中脱颖而出,荣膺2017年度全国百强学生社团。4

第02版:第02版

青红筑梦助乡村发展 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 —— —2018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摘要:青红筑梦助乡村发展 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 —2018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学子 学子 “ “取经 取经” ” 异国 异国, , 感受不一样的大学课堂 感受不一样的大学课堂   10支队伍、10个地点……这个夏天,协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跨越国内外,分别前往泉州、漳州、南平、宁德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借实践之风,扎实落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前往英国、澳大利亚、白俄罗斯、马来西亚,借游学之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新青年。八千多公里的直线距离,12小时的航班时长,是福州到平斯克的距离。“在面试时,面试老师问我为什么想要参加这个交流项目?我答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结束了为期15天的游学之旅,2017级外语系英语专业邱雨珂回忆道刚开始面试时候的情景。  2018 年暑假,为响应团中央学校部号召,学院组织开展“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4 支队伍,分别前往英国、白俄罗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四个国家,开展以“寻丝路之源,传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中国书法、茶文化、印刷术等带出国门,向世界带去中国“话”,传播中国声音。原来外国课堂是这样方方正正的三明治被整齐摆放在桌子上,吐司夹杂着鸡蛋火腿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味,一旁还摆放着香醇的咖啡。这不是在哪个咖啡厅,而是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课堂上。“英国人除了一日三餐外,还会有 一 个 二 十 分 钟 左 右 的 下 午 茶……”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老师向大家介绍道。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英国更多是偏向于简单化的食品。实践队员们体验了英式早餐、享受英国下午茶,开启了对英国美食的全新认知,感受与国内不同的饮食文化。  “在国内上课,更多时候是在教室里,而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上课,我则每天都在期待他们的课外实践活动。”国际教育学院 2016 级金融专业的张瀚文表示,他们和英国 大 学 生 一 起 走 上 普 雷 斯 顿 的 街头,进行街头采访,一个小时后再回到教室汇报采访结果。此外,老师 还 常 常 布 置 各 种 有 趣 的 课 堂 任务,例如让实践队队员们带着关于英国饮食文化的问题上街去采访当地人等。“当地人都很友好,愿意耐心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还热情地告诉我们不少英国的美食和地道小吃,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谈起采访过程,张瀚文激动地说道。“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异国的同学一起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逛街,我们就笑言是“几天走完了几个月要走的路”。果不其然,回来就发现大腿细了一圈。”2015 级国商系国贸专业李琦君笑着说着。  走在五彩斑斓房屋建筑的主街上仿佛和童话世界一样。缓慢的生活节奏,静谧的环境。“他们国家的人民非常的热情奔放,走在路上会有很多人想和我们合影,这可能和我们中国内敛的热情很不同。”2017 级国际教育学院财管专业王代欣说道。  相较于国内的课堂,外国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外国老师时不时会和学生进行聊天、小游戏等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氛围更加舒适。张瀚文觉得:“上课是很轻松愉快的,整个课堂下来我觉得挺好的。”每周实践队队员都需要做一次课堂反馈,他们需要回答老师所发问卷里关于课堂的几个问题,这个课堂反馈能够让老师更了解学生在最近一周所收获的或所疑惑的,也拉近了师生距离。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摘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只见一位老艺人手拿工具,淡定自若地刷刷两三下,一个茶壶就成型了。在泉州市德化县洞上陶艺村,文化产业系实践队员们围在一个老艺人身边观看一个陶瓷茶壶的制作过程。“不到一两分钟,就能完成一个茶壶,真厉害!熟能生巧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内涵所在,值得我们学习。”2016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林宇晨说。此外,实践队还走访了当地的民间艺人,了解泉州妆糕人、番仔建筑、洛阳桥等传统闽南文化,并通过图文、影像记录,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走进优秀传统文化。他们还走进陶瓷生产企业得盛集团的生产车间,跟随工人学习如何用机器快速制作陶瓷工艺品,并与得盛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要做茶,先要把人做好。”是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非遗传承人之一魏月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茶要沉下心来,坚守每一道工序,不能浮躁,做人如果也是这样,就会像茶一样越陈越香。”在安溪县铁观音文化园,国际商学系实践队与魏月德同桌品茶,感受泡茶的艺术。无独有偶,外语系实践队员们则在武夷山市,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安兴学习制茶工序。同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传统茶文化,实践队员把制茶工艺制作成短视频,并配以中英双语字幕,通过媒体平台发布出去。  而国际教育学院 2017 级财管专业学子王代欣将茶文化传播至白俄罗斯,向白俄罗斯大学生传授中国泡茶技术以及敬茶、喝茶的礼仪。王代欣说,茶作为一种商品在古代就早已流传到欧洲各地,欧洲各地也有自己的茶文化。如今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出国门,不仅仅是一种传播,也是一种交流。  不仅是茶文化,书法和四大发明也在这个暑假被协和学子带出国门。提笔、弯腰,些许时间,一个楷书的“中国”便跃然于宣纸之上。8 月 7 日,一场书法公开课在白俄罗斯波列斯克大学内举行。外语系2017 级英语专业学子邱雨珂从书法的演变、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书法的作用进行了介绍。紧接着,学员们展示了中国毛笔书法,狼毫笔下飘逸有力又充满美感的中国书法让不少白俄罗斯大学生跃跃欲试。“写毛笔字时执笔要正,毛笔的笔尖应直向前。”在经济与法学系2016级法学专业学子周欣儒的指导下,白俄罗斯的学生手握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笔写下“中国”的不同字体。  协和学子还跨越两千多公里,将印刷术带到了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成功礼待大学,外语系 2015 级英语专业学子翁丹萍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着雕版印刷术的操作方法:“将墨汁倒在砚台,棕立刷上墨,涂布均匀,铺纸要快、准,一次定位由内向外拖平,用平刷或压字拓轻轻压拖,全部每个角落要拖到,再轻轻拍拖让纸粘于字上。”让马来西亚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雕刻印刷的智慧。  此外,本次社会实践期间,协和学院还同步在英国、澳大利亚开展了剪纸工艺、介绍新四大发明等中国文化的推广,将中国话带到更多的国际友人的身边。  除了传承传统文化,学习践行红色精神也成了此次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在被誉为“闽北红色首府”的革命圣地——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外语系实践队聆听省党代表张珍秀老师讲解大安村的革命历史,参观闽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原闽北共青团旧址)和大安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室,在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前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此外,队员们还在红军广场分发十九大精神口袋书,到当地老党员家中进行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同时,聚焦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大安村小学开展红色支教,并建立后期学习帮扶计划,通过书信,邮件对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提供后续帮助,让孩子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信息技术系实践队则在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的漳浦县车本村,踏上红军走过的古朴山路,来到“红色文化之家”纪念馆参观革命文化遗址、查看红色文化宣传栏、重温当年峥嵘岁月,并在纪念馆前面向党旗重温入党宣誓词。实践队员还为车本村制作特色 VR 视角视频,记录并宣传车本村革命历史和红色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张华荣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努力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把专业学习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此外,他还叮嘱同学们要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锤炼坚韧的意志品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行稳致远。

‖‖“取经”地方、企业,向专业进阶发力‖‖

摘要:‖‖“取经”地方、企业,向专业进阶发力‖‖   7月4日,是协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启航之日,信息技术系是第一支踏上“取经”之路的队伍。他们前往物产丰富的漳浦县,深入乡镇、企业,实地感受这个偏远县城因改革开放而发生的剧变。实践队员走访了前亭镇虾苗养殖场和漳浦扬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管理新模式,学习如何运用大数据形成“大户联小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此外,他们还走访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花卉集散中心,与台商交流学习经验,了解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型模式。  同样“取经”企业的还有文化产业系实践队,他们在泉州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走访了多家文创公司,了解“文创+古城”的运作方式,学习如何将现代文创与古城韵味相融合的成功经验,并与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签订合作协议,揭牌教学实践基地。向校友“取经”也是推动专业进阶的方式之一,在宁德市蕉城区,管理学系实践队员们跟随着校友黄彩妙的创业团队“龟来寿”走访茶田,实地感受采茶的过程,学习校友的创业理念。“创业,不仅要适合经济发展的环境,还需要树立共同富裕的理念。”2016 级财务管理学子陈时欣说,通过此次实践,学习到很多,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未来他将努力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实的行动对待创业。国际商学系实践队则走进 2010级国际物流专业毕业校友吴华清的小浯塘古法酱油厂,实地了解古法制酱工艺。作为晋江闽古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吴华清将现代经济模式(电商)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并远销海外,让古法酱油的香醇飘得更远。陈晓斌副书记表示,“我为学院走出去的学生在创业中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感到高兴,希望学院以后能够更多地挖掘、集聚创业校友的力量,来跟校内的同学进行对接,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院创新创业水平。”

‖‖落地青红筑梦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落地青红筑梦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   学习电商运营、学习多肉直播营销、借助高科技发展园林生态旅游 …… 今 年 社 会 实 践,“乡 村 振兴”是许多实践队的关注重点。多个系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业项目团队奔赴邵武市金坑乡、宁德市屏南县、宁德市蕉城区、龙岩市漳平市等项目所在地开展调研和项目运营,实地走访了解项目实施条件,学习企业优秀经验,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项目落到实处,助力乡村振兴。  国际商学系“青红.com 大数据服务”团队作为首发队伍,于 6 月28 日至 7 月 2 日,前往邵武市金坑乡、水 北 镇 等 地 开 展 暑 期 社 会 实践。金坑乡是福建省革命老根据地基点乡之一,拥有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早在今年四月,该创业团队就前往金坑,通过对金坑的红色文化历史及当地形态进行搜集,利用先进的 VR、AR 技术将当地样貌放到网站上,全方位的展示金坑的红色故事,借此获得社会关注,助推当地旅游发展。同时,该项目还致力于教育扶贫项目,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可通过目前正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反哺当地的中小学教育。此次,实践队员们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开展电商培训、向村民宣讲富民政策等形式帮扶当地红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同样先行实地调研的还有经济与法学系实践队,他们深入屏南,实地调研当地特色产业,以校地企“契约式联姻”的方式共建教学实践基地。7 月 6 日,实践队第二次来到屏南,在屏南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参观并体验了药膳馆、浴百通品牌馆等“线上+线下”实体店,实地学习相关企业“O2O”营销模式。“多肉颜值”营销法、中医药足浴产品精细化等营销和产业升级方式都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其中,青年红色筑梦创业团队“植语”在项目成立初期便与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此番再次调研,项目负责人林玉婷迫不及待地上前询问多肉销售和养殖的相关内容。  而在龙岩市漳平市拱桥镇有着一片土地肥沃,树林茂密的园林,这是信息技术系“优南山”的项目所在地。7月12日,“优南山”项目成员带着航拍机、园林种植软件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等技术来到这里,对整个园区情况做出精准调研,希望能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种植适宜的园林景观树、其他的园林套种植物产品以及周边种植产品种植物,如茶花、丹桂、罗汉松、紫薇等,并以此发展当地乡村生态旅游服务,销售种植物产品,在确保青山绿水之时,也收获金山银山。此外,他们还与当地政府达成校地合作协议,并搭建了教学实践基地。  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提出,希望青年学生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中能够发挥所学知识,同时学习优秀的实践经验,拓宽视野,将创业项目落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处,真正实现青年筑梦乡村振兴。

第04版:第04版

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定制版”帮助

摘要: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定制版”帮助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精准家访精准资助扶贫更扶志   6支实践队、百余人,深入福建省九地市多个省级贫困县近百个村庄,走访慰问102位贫困大学生,送上慰问金、慰问品,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实际困难。2018年暑假,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开展“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努力实现“精准资助”建设目标,让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定制版”帮扶。

精准对象 精准宣讲 变大水漫灌 为精准滴灌

摘要:精准对象 精准宣讲 变大水漫灌 为精准滴灌   “很幸运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女儿享受这么好的资助政策。孩子父亲身体不好,主要靠我这几年跑出租车维持家里基本生计,一想到眼前的困难,眼泪就要掉下来了。”7月5日下午4时许,在福建省宁德市城南镇福洋村,即将出门开夜班出租的村民叶丽淑停下手里的碗筷,向前来家访的教师们连声致谢。  叶丽淑的女儿名叫黄诗婷,目前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一名已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  今年夏天,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出发前都多做了一项工作,摸排本院在实践地的困难学生情况,通过个别家访、集体座谈等方式,不仅注重保护精准受助学生的隐私、尊严,而且借力经济救助和人文关怀兼具的资助新模式,为当地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物资,给予每位学生500元慰问金,并讲解各项资助政策,将被动救助转化为主动宣传及精准认定。  家住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的李雅婷,是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产品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也是此次精准家访的对象之一。朴实却不乏温馨的客厅,四周的墙上贴着不少她的绘画作品,这便是这个家庭最美的装饰品了。“老师们千里迢迢来到家里为我们讲解国家资助政策,也让我们对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有更多了解,变得更加放心。”在整个家访过程中,雅婷的姑姑多次感谢来自200多公里外学校的领导老师们。  “要把好的政策要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在此次家访活动中,协和学院共召开7场主题座谈会,向当地贫困家庭详细讲解了一系列贫困助学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鼓励家长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在在宁德市蕉城区召开的一场座谈会上,随行的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业务科副科长林予佳表示,扶贫问题是最接地气的问题,而协和学院把这个接地气的问题精准地接上了“人气”,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家庭困难学生争取助学机会。  近三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每年发放学生奖助经费均达1000万元以上,覆盖在校生人数的35%。今年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学院各类奖学金共计476人次,占困难学生总人数的30%。  目前,协和学院已经建立了“奖、助、勤、补、贷”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并从2017年开始率先使用“福建助学”APP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指标测评体系,对院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认定并予以资助。  协和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表示,将资助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让更多贫困学生知晓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此次“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家访活动,更是认真落实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深化开展高校资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将朴素的感情凝练在精准的资助,将被动救助转化为主动宣传及精准认定,做精做细做实,实现学生资助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

对接岗位 对接校友变“上学不愁”为“就业不愁”

摘要:对接岗位 对接校友变“上学不愁”为“就业不愁”   相较于往年,协和学院今年在学生资助工作上,更注重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资助帮扶,将贫困大学生对接给学院签约的教学实践基地,将优秀校友带入精准家访环节,上门“把脉问诊”,直接将就业岗位送到困难学生家中。  协和学院管理学系还与宁德市宝田农业有限公司签约实践基地,立足校企校地合作,力促精准扶贫。类似的,协和学院经济与法学系与屏南县签署了校地共建协议,同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浴百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揭牌教学实践基地……教育引导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自己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和政府附能,提供更多的理论与智力解决方案,反哺家乡建设。  此外,本次精准家访还努力整合优质校友资源,优秀校友通过分享创业经历和工作经验、为学弟学妹们“量身”提供实习岗位等,发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广大师生一道,积极探索脱贫方法。  “今年九月份马上就要大四了,一定要做好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在了解到管理学系困难学生姜娟的学习及家庭情况后,协和学院 2009 届校友、正致力于母婴行业创业的李怀泽表示非常青睐姜娟在学生工作上的组织协调能力,当即抛出橄榄枝:“我公司提供的岗位可以让你发挥专业优势,将来也有望成为创业项目合伙人。”当日,李怀泽在随行家访中,将多位贫困学生收入“囊中”。

扶贫扶志从“有学上”切换到“上好学”

摘要:扶贫扶志从“有学上”切换到“上好学”   “感谢学院这么关心我们家孩子,特意到家里来了解情况。”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到来时,王妈妈正在为大家准备茶水。就读于学院国际商学系2016级的王冬梅(化名)成绩优异,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王冬梅在校期间一直在兼职做某品牌APP的校园大使,专门负责招聘学生一起进行活动宣传,暑假期间她也在负责安溪地区的招聘工作,“我觉得父母打工真的太累了,一个弟弟还在上高中,我不好意思再找他们拿生活费,自己做点兼职,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王冬梅乐观地说道。  像王冬梅这样尝试靠自己努力,赚钱经济报酬,减轻家庭负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不在少数。学院坚持资助不仅是解困,更承担着育人的功能的基本原则。将“资助育人”作为育人基本任务的十大质量提升体系之一,高举“立德树人”大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资助工作做得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从班级团支书到年级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工作繁忙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协和学院管理学系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游溱溱深知,学习是她改变一切的有效途径。凡是能够努力抓住的机会,她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国家励志奖学金”、院“专业学习一等奖学金”、各项资格等级证书都是她努力的证明。“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秉持这样的信念,成为了学院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员之星”。  因父母劳动力有限,学习产品设计的李雅婷运用专业所学,与同学一起组建了以墙绘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福州最绘文化墙绘工作室,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而且在创业中不忘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今年5月,她的团队还在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银奖、创意组第一名,获得了不少专家的赏识,“我相信我可以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让自己和家人变得更好!”李雅婷坚定地说道。  就在春节前夕,李雅婷、林小燕等人化身志愿者来到福州暖星儿童发展中心,发挥专业特长,花费 15 天手绘了绿茵城堡、小象家园、字母天地、吉塔梦想……等 50 余幅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成长的彩绘,为那里的自闭症儿童装扮了一个温馨的家,同时倡导全社会尊重、接纳自闭症儿童。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受资助学生回馈社会,协和学院外语系还组建了由 71 名学生党员牵头、196名家庭困难学生共同参与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励志圆梦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圆梦服务队”),希望通过完善载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不能只是受助,更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传递学院给我们的关怀。”圆梦服务队队长、外语系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林楠表示,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完善载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让每位接受过学院帮助的同学都能形成“自助”更“助他”的理念。  “扶贫更要扶志,在全面推进国家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协和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在为圆梦服务队授旗后表示,高校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给予充足的物质支持,更要重视他们意志品质、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逐步把资助工作重心从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切换到帮助他们“上好学”的新模式。  “资助工作是种下‘希望的种子’”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认为,精准家访活动是资助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渠道拓展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度,提升资助育人效果,应久久为功,深入持续地开展,急学子之所急,将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张华荣表示高校精准扶贫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感受企业发展难点,服务地方发展。通过“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地方”的方式,打造了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品牌。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373次访问,全刊已有107183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