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扶贫扶志从“有学上”切换到“上好学”

   期次:第103期      查看:28   

▲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为外语系“励志圆梦志愿服务队”授旗

  林响/摄

▲院党委副书记陈晓斌向困难学



  “感谢学院这么关心我们家孩子,特意到家里来了解情况。”协和学院国际商学系暑期社会实践队到来时,王妈妈正在为大家准备茶水。就读于学院国际商学系2016级的王冬梅(化名)成绩优异,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王冬梅在校期间一直在兼职做某品牌APP的校园大使,专门负责招聘学生一起进行活动宣传,暑假期间她也在负责安溪地区的招聘工作,“我觉得父母打工真的太累了,一个弟弟还在上高中,我不好意思再找他们拿生活费,自己做点兼职,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王冬梅乐观地说道。
  像王冬梅这样尝试靠自己努力,赚钱经济报酬,减轻家庭负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不在少数。学院坚持资助不仅是解困,更承担着育人的功能的基本原则。将“资助育人”作为育人基本任务的十大质量提升体系之一,高举“立德树人”大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资助工作做得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从班级团支书到年级学生会主席,学生干部工作繁忙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协和学院管理学系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游溱溱深知,学习是她改变一切的有效途径。凡是能够努力抓住的机会,她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国家励志奖学金”、院“专业学习一等奖学金”、各项资格等级证书都是她努力的证明。“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秉持这样的信念,成为了学院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员之星”。
  因父母劳动力有限,学习产品设计的李雅婷运用专业所学,与同学一
起组建了以墙绘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福州最绘文化墙绘工作室,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而且在创业中不忘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今年5月,她的团队还在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银奖、创意组第一名,获得了不少专家的赏识,“我相信我可以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让自己和家人变得更好!”李雅婷坚定地说道。
  就在春节前夕,李雅婷、林小燕等人化身志愿者来到福州暖星儿童发展中心,发挥专业特长,花费 15 天手绘了绿茵城堡、小象家园、字母天地、吉塔梦想……等 50 余幅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成长的彩绘,为那里的自闭症儿童装扮了一个温馨的家,同时倡导全社会尊重、接纳自闭症儿童。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受资助学生回馈社会,协和学院外语系还组建了由 71 名学生党员牵头、196名家庭困难学生共同参与的“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语系励志圆梦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圆梦服务队”),希望通过完善载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不能只是受助,更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传递学院给我们的关怀。”圆梦服务队队长、外语系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林楠表示,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完善载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让每位接受过学院帮助的同学都能形成“自助”更“助他”的理念。
  “扶贫更要扶志,在全面推进国家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协和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黄俊兴在为圆梦服务队授旗后表示,高校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给予充足的物质支持,更要重视他们意志品质、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逐步把资助工作重心从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切换到帮助他们“上好学”的新模式。
  “资助工作是种下‘希望的种子’”协和学院院长张华荣认为,精准家访活动是资助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渠道拓展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度,提升资助育人效果,应久久为功,深入持续地开展,急学子之所急,将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张华荣表示高校精准扶贫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感受企业发展难点,服务地方发展。通过“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地方”的方式,打造了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品牌。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389次访问,全刊已有1072302次访问